- 日期: 2017-02-04
- 阅读: 2585次
扶贫顾名思义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、发展生产、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,是国家主导,地方推动,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,改变穷困面貌。
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(2011-2020年)》中专门提出扶贫要按照“集中连片、突出重点、全国统筹、区划完整”的原则,
光伏扶贫的出现正好与此相吻合!
2014年11月,国家能源局、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《关于组织开展光伏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》。
2016年3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务院扶贫办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开发银行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《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》。
一系列光伏扶贫政策的出台,为光伏扶贫的出现打好了前站,扫清了前方的障碍。
今天我们就继续围绕着光伏扶贫的话题来说说:农村开展光伏扶贫,都有哪些部门参与?各部门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?
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看看,目前农村关于光伏扶贫的模式有哪些?
概括为四类:
第一类:户用型扶贫电站模式。贫困户利用自有的屋顶或者院落空地建设光伏电站,规模一般在3~5kW,产权和发电收益、补贴,归贫困户所有。
第二类: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模式。规模一般在25kW-100kW,这类电站多利用村集体荒山、滩涂、盐碱地等,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,发电收益及补贴由村集体统筹,下拨到已经上报的贫困户中。
第三类:光伏农业大棚扶贫模式。100kW~1MW,利用农村的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光伏电站。产权、收益与第二类类似。
第四类:地面大型光伏电站扶贫模式。10MW往上的规模,一般由企业和县级以上政府参与。
这里补充一点,这四种模式中前两类,现在应用最多,也是最易在贫困地区广泛推广的模式,而后面两种,因为规模较大,初期投入高,应用相对较少。
光伏扶贫这种新模式出现没几年,却已经衍生出多种模式,已经成为政府主导,地方推动行之有效之模式。这些模式要想可持续发展,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,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,如审批、备案,扶贫人口数量及对象的确定等等。
光伏扶贫将涉及发改委、能源局、扶贫办、国土局、林业局、电力公司、银行系统等。
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些部门来详细说说,哪个部门是导演,哪个部门是编剧,哪个部门是监制·····
一、发改委—导演角色。发改委所扮演的角色正如电影中导演的角色。扶贫项目备案、全年装机规模都是由发改委牵头,协调其他各部门制定光伏扶贫实施方案、规划,指导办理光伏扶贫电站备案等手续。
二、扶贫办—编剧角色。扶贫办需要编撰和确定光伏扶贫的对象,数量以及分布,通过这些数据的汇总确定扶贫项目的容量,最终把光伏发电收益精准落实到扶贫对象手中。
三、国土局、林业局—监制。像村级电站的建设过程中,都会涉及土地、林地使用的问题,国土局、林业局负责核实光伏扶贫项目用地是否符合规范。
四、电力公司—制片人角色。电力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光伏扶贫项目的并网发电、上网电费结算工作。 还承担着光伏项目电表安装计费的工作,光伏项目的补贴是国家交给电网转发给企业和个人,但补贴拖欠已经成为常态,成为阻碍光伏行业发展的一块毒瘤。
五、国家开发银行、农业发展银行—投资机构。国家开发银行及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帮助解决光伏扶贫项目融资贷款。
各部门在光伏扶贫工作上分工不同,起到的作用也不同,要想把光伏扶贫规范化、持续化的推动下去,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好与配合好,最终让贫困人群因为光伏扶贫而获益,真正实现精准扶贫。
做好光伏扶贫工作八点要求:
一、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,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光伏扶贫要与其他扶贫方式统筹协调,做好衔接。
二、要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方式,根据贫困户分布、土地资源、电网接入条件,因地制宜建设户用光伏、村级电站、光伏农业大棚和集中式光伏电站。鼓励探索“光伏+”各种模式。
三、要以县为单元制定光伏扶贫实施方案,做到项目与扶贫对象精准对接,国家能源局将按照地方上报的实施方案及时下达光伏扶贫建设规模。
四、要多渠道筹措资金。地方政府要整合各种扶贫资金,金融机构要提供优惠贷款,要鼓励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。
五、要落实好电量收购和补贴政策。电网企业要做到全额收购光伏扶贫项目发电量,按月足额结算电费。国家优先保障光伏扶贫项目的补贴发放。
六、要加强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。光伏扶贫工程要采购经国家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先进设备,要选择具备资金实力、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承担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和运维。
七、是电网企业要加大贫困区农网改造投资力度,为光伏扶贫项目及时并网和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。
八、要加强组织协调,建立省(区、市)负总责,市(地)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,做到分工明确、责任清晰、任务到人、责任到位,合力推动光伏扶贫工作。